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介绍篇)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地处800里秦川腹地,秦、晋、豫金三角地带,是陕西“一线两带”的核心地区;境内道路四通八达,陇海铁路、西南铁路、郑西高速客运铁路横贯东西,连霍高速公路、108、310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穿区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区内资源丰富,是国家优质粮、棉、菜、果、畜生产基地,煤炭资源及水、电、气供应充裕,区内劳动力资源丰富,拥有各类职业技术院校20余所,是全国最大的职业技术培训基地。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渭河以北辛市镇,是规划中的渭南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底设立,2004年3月启动建设。四年以来,我区始终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举全区之力建设项目区。项目区依托西安大都市、渭南中心城市和当地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着力建设东部产业西移的首选承接地和西安高新区、西安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加工基地,项目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等三大产业。计划到2010年,入区项目达到100户以上,投资50亿元,完成工业产值30亿元,实现税收8000万元。
     规划编制全面完成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渭河以北再建一座新城,并作为中心城市的一个新市区的总体要求,渭南城市渭北新区总体规划用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万人;远景用地控制在30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一期启动新型工业项目区,规划用地5.2平方公里,力争在短期内使项目区形成企业分布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形象鲜明的高效发展区域。
     招商引资形势喜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我们按照优惠的政策招商、优良的环境留商、优质的服务安商的思路,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招商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引进各类企业96户,总投资59.8亿元,投资过亿元项目13户。57户企业入园建设,其中建成投产企业34户,在建23户。1—6月份,投产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7.5亿元,销售收入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和112%.海普药业现代化中药生产项目、大东印刷机械制造项目、嘉丰2万锭纺纱项目、恒鑫硫酸锌加工提取项目、润丰果蔬产品深加工项目等27户企业已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入园项目投资过亿元的6个,南京雨润食品集团、山东泰和石膏建材公司、山东乐福记食品公司、西安国德电器公司、泓利钢管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高科集团天诚药业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陆续在项目区落户,项目区整个招商引资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基础设施配套到位 我们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工业大道、兴渭路、三贤路、前进北路已建成,项目区给水、排水、电力、通讯全部安装到位,正常使用,项目区基础设施可以满足企业建设和生产的需要。项目区现有水厂一座,日可供水2万吨,排水站一座,排水能力2700吨/小时;投资4600万元建设的110KV变电站可为企业用电提供持续保障,全力打造的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一流的信息服务。10万平方米的绿化、整体美观的路灯、顺畅干净的道路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舒心的生产经营环境。经过四年的努力,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工业项目区正在迅速形成。
     服务优质高效 新型工业项目区信奉“厂内的事法人办,厂外的事园区办”的理念,全面推行项目服务承诺制,从优惠政策到服务工作,承诺企业,坚决兑现;手续办理代理制,企业开办所有手续由项目区免费代理办理,并限期送达企业,企业不需派员出面;客商服务保姆制,企业的事就是项目区的事,不分大小,不分上班下班,全程全天候服务;入区检查审批制,行政执法部门进企业检查需经一定程序审批,并由项目区统一安排,减少了部门对企业生产的干扰。 项目区始终把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视作项目区的“生命线”,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在企业中形成一个观念,所有事情在项目区可以办好,不需要同任何部门直接打交道,也不需要同当地农民直接打交道,一些外地投资者万分感慨地说,在这里有回到家的感觉。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已成为临渭区新型工业项目区一个响亮的品牌。
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新型工业项目区走过了开发建设的初期阶段,开始迈上全面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新型工业项目区将以新型工业技术为先导,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扩大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着力打造渭南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和临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以朝气蓬勃的姿态融入全国经济大潮之中。
     面向全国、面向未来的新型工业项目区永远张开热情的双臂,热忱欢迎国内外一切高新产业和有识之士的到来。让我们携手并肩,抢抓机遇,立业兴区,与时俱进,共同铸就辉煌的篇章,创造项目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渭河北岸崛起一座城-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扩展体验篇)
     渭南市因坐落于渭河之南而得名。不过,对渭南市而言,今天的地域范围早已不再为“渭南”二字所能界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渭南中心城市建设已经跨过渭河,一座新城——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渭河北岸崛起。
     从渭南城区出发,向北,车行十来分钟,便可到达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渭河大桥朝两边望去,古老的渭河绕出优美的弧线,宽广的河床上,河流看起来略显“纤细”,柔和而静谧。
     渭河的景致还没让人回过神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景象已经冲入视线,宽阔平整的马路,绿油油的草坪,道路两旁,一家家企业厂房井然有序地矗立。走进安信电子厂区,总经理国伟向我们介绍了企业发展的状况。因为技术的成熟,现在太阳能发电成本已经降至原先的五分之一,几乎和煤炭发电的成本相当。作为一种新技术、新产品,太阳能发电设备材料应用前途广阔。
     在华扬太阳能厂区,一车车满载产品的卡车正驶出厂区。这个占据我国中西部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市场的企业,从乐天大街搬迁到这里后,厂区面积扩大了,目前正在准备新建一条生产线。
     雨润集团在这里投资的200万头生猪屠宰及2万吨肉食品加工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张宏民很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他说:“一年前心里还拿不准是否在这里建厂,后来市区两级政府的热情服务打消了我们的疑虑。现在项目进展很快,估计明年春节前就可以开动生产线,每天至少要加工7000头猪。现在,渭南的农户可以放心地养猪了。”
     一个个现代化的企业,让记者目不暇接。其实,去年这里还叫做渭北产业园区,它诞生发展的历程,是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为渭南工业发展艰辛探索出的一条道路。2000年以后,渭南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随着招商项目和客商的增多,工业发展受到了空间限制,跨过渭河、建设一个新的工业园的构想就是在这种境况下产生的,几经调研、考察,商议、评价,渭北产业园建设的序幕终于在2003年拉开了。
     随后,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渭北产业园区从无到有,从一大片菜地麦田发展为我市新型工业发展的平台,市、区两级干部为之付出了很多,有昂扬的工作姿态和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亦有汗流浃背与满头青丝变白发,而从其过去5年多的建设发展来看,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付出已结出了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园区共引进各类企业98户,总投资60.3亿元,投资过亿元项目13户。除了本地一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外,华扬太阳能、雨润肉食品和安信电子技术等驰名中国的大品牌、大企业也入驻园区,强有力地带动渭南经济的发展。记者在几家企业采访时,企业老总们无不跷起大拇指称赞渭南:环境好,服务棒!
     回望过去,渭北产业园区不仅解决了工业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为渭南中心城市北进创造了条件。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其纳入中心城市“一河两岸、四大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渭南中心城市的一个新市区来建设和发展,并将其更名为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升为正县级。这样的大手笔、大策略不仅折射出了渭南经济社会大发展、大提高的可喜势头,也给了经济开发区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早日具备中心城市的功能,园区在发展原有的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现代医药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按照渭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将园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区为工业区,东区为行政中心和生活区。目前,8平方公里的东区规划工作已经完成,超市、医院、星级宾馆等项目已顺利引进。相信不久,“东边人气足,西边财气旺”的好局面就会形成。想必那时,母亲河也会因为渭南儿女创建的这个家园而更美丽、更动人!

r.jpg

d.jpg

c.jpg

v.jpg

f.jpg

4.jpg

j.jpg

l.jpg

o.jpg

g.jpg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登录荣耀西安网客户端,分享美好心情
阅读全文  

阅读 22728   评论 6

精选留言
写留言
精彩推荐
打开荣耀西安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提示信息

Ps:啊哦~只能在客户端里面玩哦~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