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长安骄子 于 2011-11-11 13:35 编辑 黄色线条圈出的是唐代太极宫的南城墙范围
与北边的莲湖路平行
左边的黄色方框,就是西五台
右边的黄色方框,就是莲湖公园内的承天门遗址,现在的承天阁
未命名.JPG

西五台,原名安庆寺。位于西安市玉祥门莲湖路西段南侧,东邻洒金桥,西靠明代城墙,东西长约一华里。此地原为长安城内太极官,城南墙旧基。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笃信佛教,每年数次前往终南山南五台朝山拜佛,旅途十分劳素,世民为母尽孝,便仿照南五台在宫城广运门以西,太极宫城南墙上沿起伏地势,筑建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共有五个高台,又与终南山南五台遥相呼应,故称西五台。又因该寺上空常见祥云环绕久聚不散,如菩萨显圣,欲又称云居寺。 据《西安府志》记载“其台基于唐,创于宋,屡葺于明。”现残存的西五台殿宇系采用宋代“硬山式”建筑形式建造。由于年代久远,战火频繁,屡毁屡建,究系何代建造,众说不一。西五台的照片
58934_2007121409345110.jpg

824001_b.jpg

20071212_23288f2cbc16a71ce289j75xRRyWWuKj.jpg

西五台的建筑风格与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它坐西向东。估计是因为其是在南城墙上建造,所以就不是一般的坐北朝南
这与纪录片《大明宫》中的一个场景十分吻合
是唐代城墙上建造阙楼的方法
345628a32e7c9fdad0435871.jpg

继续讲我们的承天门
承天门建于隋初,最初被称为广阳门,其后改名为朝阳门、顺天门,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二月才被称为承天门。
唐末战乱后,承天门化为废墟,到了明代,秦王朱嚟选中承天门遗址,利用这一带起伏的地势,建成供王室贵族游乐的园林,挖掘人工湖栽植莲藕,称为莲花池。清代屡次修葺,辛亥革命后,一九二二年正式辟为景点莲湖公园。从此,这个历史上非贵客骚人不得游赏的园林里才出现平民百姓的足迹。
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1963年发表的《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中写道,承天门的门址在今天莲湖公园莲湖池南岸偏西处,然而门的基址大部分已被挖土破坏。经考古探测其东西残存部分尚长41.7米,已发现三门道。中间门道宽8.5米,西侧门道宽6.2米,东侧门道宽6.4米,门道的进深为19米。门址底下铺有石条和石板,建筑极其坚固。由于门址东侧已被破坏,向东是否还有门道,已不得知。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为标示出唐代遗址,在其上建成了仿唐建筑承天阁。
没怎么去过莲湖公园,回去也总忘记去看看……所以网上搜了张照片
承天阁
res09_attpic_brief.jpg

该贴已经同步到 长安骄子的微博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